講述我心中的雷鋒:勿以善小而不為
——訪東莞茶山鎮(zhèn)志愿者袁梓渭
來源:中國文明網東莞聯(lián)盟網站
袁梓渭在火車站進行志愿服務
袁梓渭,男,90后,,團員,廣東創(chuàng)新科技職業(yè)學院大一學生,,初見他,,給人的印象是憨厚、老實,,18歲的小伙子,,卻有著不相襯的黝黑皮膚。
“最近曬黑了很多,,堅守了25天了”,,2014年1月8號,東莞火車站正式啟用,,這是一個全新的站點,,春運期間,每天有著5趟長途列車,,分別開往南昌,、武昌、阜陽,。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去到常平鎮(zhèn)才知道東莞火車站已經搬遷到了茶山鎮(zhèn)和石龍鎮(zhèn)交界處,,每趟長途列車都有人踩著列車發(fā)車的鳴笛聲進站。
東莞是個外來務工人員集聚的城市,,當時懷著多大的夢想來闖蕩,,現(xiàn)在對家就有多大的思念。袁梓渭每天的工作,,就是站在火車站站前廣場,,用擴音器不停地提醒著旅客們每趟長途列車的發(fā)車時間,每趟長途列車發(fā)車前20分鐘,,袁梓渭就會放下擴音器,,幫助趕路的旅客扛起行李往進站口跑?!肮徽镜介L途列車進站口還有近600米的距離,,跑過去都要4分鐘,能買一張長途火車票已經不簡單了,,如果買了票趕不上火車那就太可惜了,?!?/span>
當記者問起身邊有雷鋒嗎?袁梓渭不假思索地說有很多,。他說原來也不知道有那么多志愿者,,跟鎮(zhèn)的團委接觸后,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同學都做了志愿者,。因為參加了這次春運志愿服務,,他看到每天都有將近100名志愿者參加活動,里面有學生,、政府工作人員,、企業(yè)老板、技術工人,,他只是其中的百分之一,。
至于什么樣的行為才能算是“學雷鋒”,袁梓渭說,,能盡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是學雷鋒,。作為這次春運的志愿者之一,他感觸很深,,“每個外來務工人員都肩負著一個家庭的希望,,一個家庭的期盼,在外辛苦勞累一整年,,春節(jié)時間能夠跟親戚朋友團聚,,分享一年來的喜與悲,彌足珍貴,,所以我要幫助他們,。”
什么樣的志愿活動愿意參加,?袁梓渭說,,雷鋒一生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情,他只是在身邊的小事上默默付出,、默默奉獻,,志愿服務有很多種,只要是能實實在在地幫助到有困難的人,,多小的事他都愿意做,。袁梓渭表示,東莞近幾年都出現(xiàn)春節(jié)后用工困難的情況,,他把寒假的休息時間奉獻給了春運,,他相信,他的志愿服務能夠吸引外來務工人員在春節(jié)后再次回到東莞,,在這個充滿關愛和熱情的溫暖城市扎根發(fā)展,。
當被問起新時期的雷鋒精神時,,袁梓渭說,在他心中雷鋒精神就是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,。
網絡上,,網民為90后烙上了“自信又脆弱,,敏感而自私”的標簽,一個小時的采訪,,讓記者認識到新時代學生青年的不同一面,。而通過這次“講述我心中的雷鋒”采訪,也讓記者深深了解到,,無論是處在哪個階層,、什么年齡,雷鋒精神仍是許多人心中的指路明燈,,它更是“正義”,、“正能量”的最好詮釋。